首页>>通知通告>>新闻发布

我省发布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

发布时间:2018-05-25  来源:SRC-35025043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4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建华介绍了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有关情况,并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一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文字实录:

  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绍瑞:各位来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同志介绍《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的有关情况。同时,请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同志,回答记者的提问。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同志有: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华先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花蕾女士,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来先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安财先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朱玉宏先生。下面,首先请省委组织部赵建华副部长介绍情况。[2018-04-16]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华: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位多年来给予辽宁人才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省委书记陈求发、省长唐一军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思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奋力开创新时代辽宁人才工作新局面。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第三天省委召开全省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首次对各市市委、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组(党委)人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述职评议。今年3月省委正式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向全社会传递出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和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第一,《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发展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人才发展高地,用人才支撑“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人才服务振兴的良好局面。第二,《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辽宁实际,提出26个方面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量很重、含金量很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重点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外国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储备计划,着力培养引进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储备一批优秀后备人才。二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计划、高校毕业生“凤来雁归”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以用为本,实施人才服务振兴智力支持行动。重点是组织开展“两院”院士助力振兴发展活动、高校院所服务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优秀专家服务团活动、人才服务辽西北计划,进一步促进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更好发挥人才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作用。四是着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是通过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强化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搭建人才服务综合平台,充分激发人才活力。[2018-04-16]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华:第三,《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亮点。《三年行动计划》是在2017年省委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重要创新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我们对这些政策措施做了提炼概括,主要聚焦六个方面共12条政策“干货”,即,聚焦“放权松绑”,使人才轻装上阵;聚焦分配激励,使人才名利双收;聚焦开放合作,使人才合理流动;聚焦平台建设,使人才干事创业有舞台;聚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为人才创新创业添动力;聚焦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具体来讲,一是聚焦“放权松绑”,使人才轻装上阵。我们提出高校、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可自主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不受岗位比例和数额限制,现场签约、自主聘用;提出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机动使用机制,专门用于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流动,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二是聚焦分配激励,使人才名利双收。我们提出允许高校、公立医院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突破绩效工资控制线,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进行奖励;提出全面推行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不低于70%比例奖励和报酬的激励政策;提出建立博士、博士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已出站博士后可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特别优秀、贡献特别突出的博士和在站博士后可申报或认定正高级职称。三是聚焦开放合作,使人才合理流动。我们提出对不愿意改变国籍、户籍、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户籍居民同等待遇;提出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四是聚焦平台建设,使人才干事创业有舞台。我们提出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业绩突出、解决制约我省产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平台给予10—100万元资金奖补;提出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分别给予50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资助。五是聚焦社会化市场化改革,为人才创新创业添动力。我们突出市场导向,提出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推广“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创新业务,对市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200—500万元纯信用贷款。近日,我们已经对国家“千人计划”蔡茂林先生领衔的辽宁壮龙无人机有限公司发出首笔500万元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贷款。六是聚焦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我们突出精准服务,提出开辟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持专用健康证到医院就医,实行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住院待遇;提出实行高层次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零门槛”政策,真正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本地人才扎根故土,让外来人才宾至如归。总的来说,《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为新时代辽宁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明确了新任务,绘制了新蓝图。我们将加大力度,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真正使我们费劲心思引进的人才爱上辽宁、扎根辽宁,使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留在辽宁、服务辽宁。下面,我再向大家解读一下“兴辽英才计划”有关情况。为认真抓好《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我省将推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以这次新闻发布会为标志,“兴辽英才计划”正式启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这项计划作为品牌工程、龙头工程,推动全省人才事业创新发展。“兴辽英才计划”包括3个子项目: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三年重点支持10名左右杰出人才、5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二是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计划,三年重点支持10名左右杰出人才、2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2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三是实施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三年重点支持200个左右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在这里,我将“兴辽英才计划”的主要亮点,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那就是“高端引领”“真金白银”“优中选优”。 [2018-04-16]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华:第一个关键词是“高端引领”。“兴辽英才计划”主动对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紧紧围绕“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重点支持活跃在创新创业各个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高层次人才包括三个层次共七个类别。第一层次是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科研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是能够引领和带动辽宁全面振兴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五类。第三层次是具有科研能力及创新潜力、获得国际国内较高学术成就的青年拔尖人才。高水平团队重点支持有望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引领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海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辽宁全面振兴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兼顾创新与创业人才、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人才、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统筹开发,落实人才开发突出高端、亟须优先、梯次配置的基本理念,加快构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支撑辽宁全面振兴。第二个关键词是“真金白银”。人才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这方面,省委省政府有着高度共识,除了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在人才发展政策上加大创新力度外,更在人才发展资金上,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在支持高层次人才方面,我们将对新培养引进的“两院”院士给予500万元资助;对杰出人才给予300万元资助;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资助;对青年拔尖人才给予50万元资助。在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方面,我们将对海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按层次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项目资助。同时,我们对在辽宁工作的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相当层次人才项目的优秀人才,也将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未来三年,省委省政府将持续加大投入,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样的力度在辽宁前所未有。第三个关键词是“优中选优”。“兴辽英才计划”作为辽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品牌工程,实施关键在于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优中选优。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管理办法》,在人选条件上,坚持高标准,注重考察能力、实绩和品行,而不简单以职称、论文取人。在遴选程序上,突出科学化,省直有关部门设立平台,实行专业评议和综合把关相结合的遴选办法。在评价方式上,实现专业化,坚持同行评议原则,确保入选者业内公认、同行信服。通过这些严格的程序,推动“兴辽英才计划”顺利实施,实现制度公平公正,操作简明高效,人选优中选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天,我们为大家印发了“兴辽英才计划”的宣传手册,将各报名平台的联系方式予以公布,社会各界关于人才申报、推荐等方面相关问题可以随时电话进行咨询。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造就伟业。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各路英才在辽宁大地上建功立业、助力振兴,再造辽宁人才优势,再展“共和国长子”雄风。以上就是《三年行动计划》和“兴辽英才计划”的情况,我的解读就到这里。今天,教育、科技、人社、科协四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在场,我们都愿意为辽宁招才引智当好宣传员、讲解员、服务员,真诚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为辽宁人才事业发展鼓与呼。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谢谢大家。 [2018-04-16]

  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绍瑞:谢谢赵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提问。[2018-04-16]

  辽宁日报:请问赵部长,您在刚开始介绍的时候就提到,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三天,省委就召开会议,以述职评议方式研究人才工作,请问目前各省都在以述职评议方式推进人才工作吗?参加述职述评的各位领导在述职过程中会紧张吗?这种方式对辽宁推进人才工作有效果吗? [2018-04-16]

  辽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建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我刚才介绍的那样,今年春节上班后第三天,省委就召开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请14个市市委书记或市长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组书记就抓人才工作的情况进行述职,这在辽宁尚属首次。从全国看,包括辽宁在内也只有两三个省份开展这项工作,这充分表明了辽宁省委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鲜明态度,向全社会传递出辽宁求贤若渴、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中央组织部领导同志对我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实践情况看,效果很好。通过开展述职评议,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增强了“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辽宁”的意识,增加了压力,增添了动力,强化了责任。有的市委书记感慨道,“要想述职少出汗,平时就得加油干”。目前,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会议精神,逐级开展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对接《三年行动计划》,纷纷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及更有特色、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比如,沈阳市继去年出台人才新政24条后,正在谋划推出人才政策新9条。大连市对标全国14个副省级城市,正在加快打造人才政策升级版。抚顺、朝阳、葫芦岛等市已制定出台本地区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人才工作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将把开展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使各党委(党组)更好地扛起党管人才责任,有力有效推动人才工作向纵深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辽宁人才工作新局面,为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18-04-16]

  人民网:辽宁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推进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更好地服务辽宁新一轮振兴?[2018-04-16]

  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花蕾: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几年,我们立足辽宁实际,下大力气推进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2017年,我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21所高校937个专业开展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累计调减、调增本科专业650余个,同时,将博士生增量计划的72%和硕士生增量计划的45%安排给农业、工业等特色学科,有效解决了人才供需不适应、不相称、不紧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差异化资源配置机制,集中优质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支持省内高校冲击国内一流大学。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调整学位授权点,不断优化学位点布局。建立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招生计划、就业联动机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及时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坚决调减或停招设置重复、社会需求不旺、培养质量不高、就业率低的专业,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推动高校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人才结构,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提供各级各类人才保障。[2018-04-16]

  科技日报: 三年行动计划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请问辽宁在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2018-04-16]

  辽宁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来:在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振兴的要求和政策方面,辽宁出台了很多政策。从2015年至今,出台了10部地方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这些政策涵盖了科技成果的使用、收益和处置权的改革,收益分配比例,职称评定,科技人员兼职,离岗创业,以及科研经费管理等诸多方面。特别是辽宁在以下四个方面出台了一些符合辽宁需要的特殊的政策和规定。一是在成果转化的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方面。国家规定要把“三权”下放至高校和科研院所,辽宁不仅要把“三权”下放至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且进一步明确经过所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意,可以下放至研发团队。这样在收益分配和处置使用上,可以给研发团队很大的自主权和奖励空间。二是在知识产权确权方面。知识产权确权可以说是多年来一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知识产权形成之后,这些职务发明和职务成果的归属比例确定不了,研发团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心里没有底,不知道有收益之后自己能拿多少。辽宁出台了全国首个允许对知识产权进行先行分割确权的地方法规规定,允许先确权后共同申请知识产权,再转化,这样就给研发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摇身变成了股东,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三是在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方面,提出了三个不低于70%的标准,即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方式在本省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奖励;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在本省实施转化的,应当从作价投资取得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奖励;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在本省转化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70%。三个不低于70%的政策出台后,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结合自身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比省里政策中制定的下限还优惠的政策。比如,有的高校确定的奖励比例可以达到80%,甚至是90%,这样也大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在对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方面,我省出台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这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我们不唯学历、不唯专业,不唯论文,不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只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就是你的科研成果在辽宁转化到什么程度,带来了什么效益。今年,我们和人社厅一起已经评出了51名科技人员,得到了职称晋升。 [2018-04-16]

  香港大公报: 围绕深化人才工作领域“放管服”改革,辽宁在人才引进、使用上有哪些改革措施?[2018-04-16]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安财:“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制定了“1个意见、2个办法、4个细则、5个方案”,做到了长期任务有办法、阶段性任务有细则、专项任务有方案;实现了三年工作有计划、年度工作有目标、日常工作有安排。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厅将立足职能,着眼于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着力于在管理机制上“放权”、在评价机制上“放开”、在分配机制上“放活”,并重点推进以下两个方面改革工作。一是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继续扩大高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在招人、选人、用人方面的自主权,省属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可到国内“双一流”大学等重点院校、知名院校,现场考核、现场签约、现场聘用博士或紧缺专业硕士毕业生。二是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在认真抓好职称评审权限调整或下放工作,持续推动和支持用人单位开展自主评审、自定标准、自主发证、自主评聘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重点推进完善修订评价标准工作,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注重评价品德、业绩、创新成果和突出贡献。根据行业特点、工作要求制定职称评价标准。如:对工程技术人员重点评价其实际贡献,考评其“把论文写在生产流水线上”的能力和业绩;对农业科技人员重点评价其在田间地头的成果,考评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成效;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评价其在诊室、病房的诊疗效果,考评其在治病救人实践中的能力;对教师重点评价其在教室的教学水平,考评其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绩。逐步实现“谁用人、谁评价”“干什么、评什么”“用什么、评什么”的良好评价环境。同时,认真抓好《关于贯彻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在辽宁加速转化。 [2018-04-16]

  香港商报:据我了解,为了争夺高端人才,目前各省都在争取院士和院士团队入驻,请问辽宁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有什么打算?另外,《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我省要实施“全国学会入辽计划”,请问全国学会是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要引进来为辽所用?[2018-04-16]

  辽宁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玉宏:关于院士和院士团队方面问题。从全国看,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发起于辽宁。目前我省已经累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24个,极大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我省将加大推进力度,用好这个引人、引智和引进项目的优质平台,未来三年要新建院士工作站不少于100家。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以院士及团队为核心,加大对院士工作站的扶持力度,对新建院士工作站给予每个5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取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的给予重奖,最高奖励100万元。关于全国学会入辽计划问题。目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的国家级学会有210多家,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全国学会学术高端、学科齐全、院士专家荟萃,可以说是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富矿”。一大批全国学会与我省产业发展、学科发展高度契合,我们要千方百计吸引他们到辽宁来,支撑 “一带五基地”建设、服务辽宁人才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目前,“全国学会入辽计划”已纳入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成为辽宁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实施对增强辽宁科技软实力、优化人才结构和引领前沿科技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计划实施积极推动全国学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智库、科技信息、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等资源向辽宁输送和聚集,发挥其独特支撑作用,构筑人才战略新高地、增添科技创新新引擎、创造振兴发展新动能。对全国学会在我省企业或园区建立“学会服务站”,每个服务站我们将给予一定经费支持。[2018-04-16]

  中国网:我非常关心辽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请问,辽宁在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方面有哪些新动作?[2018-04-16]

  辽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花蕾: 我们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落实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激励政策,制定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绩效奖补政策,加大高校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力度,推进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有组织科研,大力提升了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辽宁全面振兴能力。2017年省内高校新转化发明专利113项;新增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建设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21个、校地研究院16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68个;累计在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889项。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实施高校院所服务全面振兴专项行动,聚焦“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地)研究院等联合研发机构建设,组织高校教师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推进人才、技术、项目对接和服务,打造高校服务振兴发展新引擎。全年计划在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500项以上,强化科技服务能力,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18-04-16]

  新华网: 我们对辽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非常感兴趣,请省科技厅的领导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做法,同时,辽宁利用众创空间发现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规划是怎样的?[2018-04-16]

  辽宁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来: 应该说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是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了不断地增强孵化器在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辽宁省政府都分别以辽政办发94号和辽政办发88号文件下发了对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推动创新创业、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和要求,应该说为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承载的内容。那么,近几年在孵化器的自身建设上、在财政支持上、在运营体系上,包括在体制机制上,辽宁有了很大的进展,和全国相比建设水平也不算低。特别是各市,在省里的指导下,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沈阳市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发展上提出,能够进入国家团队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给予50万元奖励;运营情况好、考核合格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在运营过程中,自身投入较大的给予300万元奖励,这些都是刚才部长讲过的,都是真金白银。大连市也出台了“众创十二条”,这十二条包括对众创空间的自身场地建设、在内部的运营机制上、包括对产出的奖励上,也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特别是大连市还提出了要“民办官助”,动员和激励民营企业多办众创空间,然后政府在其中参股、给予奖励,经过这些措施和政策,全省的众创空间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现在,全省共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224家,众创空间的孵化面积为194万平方米,孵化器的孵化面积达到267万平方米。在孵的企业和团队有8000多家,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当中凝聚的创新创业的人员和人才大概有10多万人,这些为辽宁的创新创业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们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好人才服务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要把行动计划当中提出的任务、目标、政策、措施都逐一落实到每个园区、落实到每个地区。二是要完善孵化转化体系,要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立起协会、建立起联盟,要打破地域上的限制,把“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转化基地”这个链条梳理清楚,进一步使更多的成果通过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孵化转化出来。三是要整合金融和创投资本。刚才部长也讲了,金融这个方面就是要对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这些创新创业的企业要有针对性的产品,从创投这个角度,就是要把辽宁的这些成果好好梳理梳理。辽宁不是没有好成果,不是没有好项目,是因为我们梳理得还不够,我们这块璞玉没有让投资者看到这块石头当中有没有玉,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和创投联盟、创投协会结合,要组织这些创投机构对辽宁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当中的项目进行梳理,也要把这些人才项目进行梳理,要让金融资本、创投资本能够更多地和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内的项目和人才紧密结合。总之,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方面就是要以落实这次人才服务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要以人才为主线,要把我省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真正打出去,我们要搭建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人才、发展人才的平台,为辽宁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2018-04-16]

  中新社: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请问辽宁今年在人才政策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2018-04-16]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安财: 有效的人才政策是“聚才的良方”“引才的真招”“留才的实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今年,我们在抓好现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重点要在“区域性、个性化、面向基层”三个方面进行人才政策创新,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服务振兴发展。一是区域性政策创新。结合“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研究制定区域性人才政策。如,为支持沈抚新区发展,我们提出与沈抚新区共建一个集聚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优势的创新创业载体——“筑梦空间”,在补贴创新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发放人才补助、发行“筑梦券”、金融财税支持、建设人才培养载体等方面给予17项支持政策。二是个性化政策创新。主要是为高端人才和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产业化项目等人才、智力和项目,进行“一事一议”,研究“一人一策”,量身定制“保姆式”服务政策措施,系统满足高层次人才各项需求。如:围绕顶尖人才及其团队的实际需求,给予特殊的人才政策,赋予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的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团队人才引进评价自主权,单独设立专业技术岗位,自主选人、自主用人、自主评聘,依托顶尖人才及团队集聚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顶尖人才及团队投身振兴、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面向基层政策创新。为发挥我省高校毕业生多的资源优势,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我们将认真落实《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就业创业的意见》,如:对到县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补贴、降低用地成本、提供财税支持,成立县域创新创业高校毕业生职称评定委员会,为到县域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才评价服务,予以职称评审政策倾斜。同时指导全省14个市和41个县尽快出台引导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县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更有“含金量”,更加“接地气”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辽宁创新创业、到基层建功立业,为基层储备一批优秀人才、为辽宁振兴发展积蓄更多的后备力量。 [2018-04-16]

  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绍瑞: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会后与各位领导进行交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2018-04-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