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8-05-09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字体: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obotics)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部门实验室,亦是我国机器人学领域最早建立的部门重点实验室。我国机器人学领域著名科学家蒋新松院士1989-1997年曾任实验室主任。2007年10月科技部发布国科发基字[2007]645号文件,正式批准依托沈阳自动化所的中科院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1月通过建设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始终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开展机器人学基础前沿研究作为重要发展任务,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重大科学工程提供所需要的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研究机器人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发展新技术和平台样机系统,培养和汇聚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高水平人才,推动我国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开放交流、实验室条件建设等方面已步入良性及可持续性发展轨道,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机器人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研究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实验室总体目标是:创新发展机器人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制先进机器人系统,满足国家安全、科学工程及经济建设等领域的迫切需求;成为我国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和带动作用的学术研究中心,成为汇聚机器人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开展学术交流的基地;推动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此,实验室结合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迫切需求,立足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与应用三个层面确定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形成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承担完成了多项机器人领域(包括水下、地面、航空及空间机器人)国家重大基础计划、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军工以及先进制造领域重大行业项目,在机器人技术前沿探索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充分显示出实验室具有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本实验室的五大研究方向是:环境适应性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网络协同与自主控制、智能感知与人机共融、微纳机器人基础科学与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技术与装备。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4名,其中研究员47人,副研究员22人,助理研究员4人,秘书1人。科研人员71人,其中73%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45人,占比63%。实验室学术团队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形成了结构优良、梯队完善的学术研究队伍。一批杰出科研人员入选国家及中科院人才计划,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载人深潜英雄”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8人、中科院首批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4人。

  实验室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研究。通过设立开放基金课题,实验室与国内有关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近30所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建立了联系,几乎涵盖国内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所有单位。近几年来,实验室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对于本实验室加强学科建设、了解国家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演示验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冰雪探路者”机器人

  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临床实验

  核聚变内部环境的精细遥操作主从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多飞行机器人实验平台

  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灵蜥-HW55

  “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及控制系统

  第二代北极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ARV)

  天宫二号机械臂人机协同试验

  极地科考机器人在执行南极机场选址任务(左),空中-地面跨域协作机器人系统参加南极科考(右)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工业4.0示范线

  

相关新闻